搜索
199-1151-0361
快捷导航

长沙部分历史名人

2024-1-9 00:02| 发布者: 就上长沙网| 查看: 1173| 评论: 0
摘要: 长沙历史名人总结

●欧阳询(557-?)唐潭州长沙县书堂(属今望城县)人。欧阳颓之孙。隋时,官太常博士。入唐后累迁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高祖武德五年(622),应诏主持编撰《艺文类聚》,七年成书。询精于书法,各体均有造诣,而独以正楷为书家圭臬,世称“欧体”。所著《三十六法》,总结了正楷书法结构的各种特点,为我国书法美学理论的宝贵遗产。


●怀素(725~785)唐书法家。本姓钱。长沙县人。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好草书。常种芭樵,以叶代纸;又用漆盘、漆板代纸。久之,盘、板都被写穿,秃笔堆积成冢,其勤学苦练如此。然恨未见前人佳作。于是访当代名公,得有机会欣赏许多书法精品。从中受到教益,其艺日精,其名亦大著。为人生性疏放,不拘细行,嗜酒,醉酣兴发,随处泼墨挥洒。其字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变化虽多,然自有法度。以“狂草”闻名于世,自亦谓得草圣三昧。世人誉为“颠张狂素”。存世字贴有《自叙》、《苦苟》、《千字文》等。


●易祓(1158~1240)宁乡巷子口镇人。宋淳熙十二年(1185)状元,累官至礼部尚书,封宁乡开国男。著有《禹贡疆礼记》、《易学举隅》、《周礼释疑》、《周易总义》。


●欧阳玄(1273~1358)祖籍庐陵,迁居浏阳。元延祜二年(1315)中探花,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历任芜湖、武冈县尹。后官至翰林学士丞旨,进阶光禄大夫。曾参与编修《经世大典》、《四朝实录》和辽、金、宋三史。著有《唐书纂要》、《至正条格》、《圭斋集》等书传世。


●李文炤(1672~1735)善化县雷田(今长沙县跳马乡)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中两湖乡试第三名举人,选谷城教谕。康熙五十六年至六十一年,主讲岳麓书院。雍正八年(1730)参加湖南省志编修工作,分修长沙府志。李文熠学以朱熹为宗,长于性理之说。其学术造就,著述有《周易本义拾遗》、《周礼集体》、《大学讲义》等。这些著述,皆能钩玄提要,成一家言。其中大多数著述已收入《四库全书》目录。


●邱之稑(1781~1849)浏阳人。幼受其父薰陶,喜音律之学。自后,专事古乐研究。道光九年(1829)浏阳知县杜晓平倡祀孔乐舞,聘邱为总教习,乃“较周尺,验葭灰,制风箫,协群器”。所制凤箫由古12管增为24管,理顺了音程。又自制匏埙,填补了八音中久已失传之匏音。乐成,传徒习艺,乃至“浏阳古乐,有声天下”。又改造原祀孔乐谱,将一字一音,一音四拍改为一板三眼、用切分、休止、延长音以及旋律加花等手法,丰富乐曲内容。又配上“工尺谱”板眼,与“律号谱”同记于乐章。新谱除五音之外,外加二变音。此曲一出,全国盛行,曲阜孑L庙礼予移植。后流传日本及东南亚。其著述《律音汇考》,流传中外。


●丁取忠(1810~1877)长沙县白芙堂(属今望城县)人。近代数学家。喜购藏数学类书,注意吸收国内外的数学发展新成果。提出了解三元一次不定方程的新方法。并运用几何知识,测算出北京和其它地区的纬度。他先后编著出版了《数学拾遗》、《舆地经纬度里表》和一部集古今数学成果于一体的著作《白芙堂算学丛书》。1877年(光绪三年)病卒。


●朱衣点(1817~1863)原姓汤,后从母姓朱,更名衣点,宁乡人。太平天国进士。1855年(咸丰五年)封将军,隶石达开部,转战于江西萍乡、袁州、瑞州、临江等地。1858年随石达开出走,任为军略,封精忠大柱国。1859年进入广西。次年,与彭朋顺等率部脱离石达开,1861年在江西与李秀成会合,升为福爵、安爵、封孝天义。所部被命名扶朝天军,转战浙江绍兴和江苏松江、上海等地。1863年(同治二年)在进攻常熟时兵败被俘牺牲。


●朱昌琳(1822~1912)字雨田。长沙人。初以小本经营乾陲碓杂货店。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农业丰收谷价跌,1846年因经营谷米获利无算,乃改乾陲杂货店为朱乾陲碓坊,专营谷米。1865年(同治四年)又领票运销淮盐,设乾顺泰盐号,又大获其利。后又设朱乾陲茶庄,转贩茶叶。由于长期经营米、盐、茶、布等人民生活必需品,财富剧增,遂发行朱乾陲号市票、银饼。朱好善乐施,办过不少慈善事业。从l897年(光绪十三年)起,先后捐私财13万金,开凿长沙北门外新河,历时10年竣工。1899年又捐资修平江长寿街麻石路面。1910年(宣统二年)经湖南巡抚保奏,奉诏特授内阁学士衔。


●谭继洵(1823~1900)浏阳集里人。咸丰九年(1859)中进士。次年补殿试任户部主事。光绪元年(1875)升郎中,派北通州监坐粮厅。三年调甘肃秦巩阶道。九年升甘肃臬司。未向授藩台。十五年调任湖北巡抚,曾兼署湖广总督。任秦巩阶道时,以秦州(今甘肃)宜蚕桑,遂设局,指导植桑养蚕。托黄自元在江南购桑苗、桑子,颁发各州县,劝民广为种植。禁植罂粟,有违者,必亲往巡视,锄杀其苗。谭居官廉洁,并严其部属,因此吏治整饬,百姓称赞。在湖北任内,复劝民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如在秦时。光绪十七年,建广仁堂,收养孤贫残疾。光绪十九年,会同张之洞建湖北银元局,铸银元,又奏准建铜钱局。光绪二十一年钟祥河溃堤成灾,谭组织拯救。同年浏阳大旱,谭自鄂运米赈济,还倡导在外浏籍官吏捐资救济家乡。“戊戌变法”时,张之洞邀谭联名陈奏新政,谭继洵不敢从。光绪二十四年八月,清廷裁撤湖北巡抚。谭继洵正拟赴京候命,适“戊戌政变”,子嗣同被斩,遂留鄂待处。幸慈禧得谭嗣同预仿父迹所写“责子”家书,免谭继洵死罪,仅罢其官。


●王先谦(1842~1917)长沙县人。戊戌变法时期湖南守旧派首领、儒学者。字益吾,号葵园。同治进士。曾授翰林院编修、侍讲。历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岳麓、城南书院院长。戊戌变法期间顽固坚持守旧,破坏维新运动。1898年勾结劣绅叶德辉向巡抚陈宝箴进《湘绅公呈》,攻击湖南新政和维新人士,诬康有为“心迹悖乱”,要求奏请清廷立即诛杀。此后又反对湖南资产阶级革命运动。1907年赏内阁学士衔。辛亥革命后,改名遁,隐居乡间。曾罗致文人,从事古籍和历史文献的编校刊印工作。校刻有《皇清经解续编》,编有《十朝东华录》、《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荀子集解》、《庄子集解》、《三家诗义疏集》、《续古文辞类纂》;著有《虚受堂文集》等。


●杨世焯(1843~1910)宁乡人。著名湘绣画师,曾从湘潭著名画家尹金阳习墨画,并游历苏杭七、八年,吸取外地艺术精华。回乡后开馆传技。自绘画本,注明用线配色的深浅疏密,开民间刺绣与中国画相结合之先河。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长沙城内开设成春墅绣馆。宣统元年(1909)其绣品在南洋劝业会获奖。


●刘人熙(1844~1919)浏阳人。光绪三年中进士、任工部主事。派充则例馆纂修、又改总校官。1884年(光绪十年)任会典馆纂修官。1889年外调直隶州知州。后游历豫、赣、桂等省,官至广西道员。1907年返湘,任中路师范监督,旋任湖南教育总会会长。领衔上书请愿开设民选议院。湖南光复后任都督府民政司长,电促广西宣布独立。宋教仁被刺后,力主法律解决,反对武力讨袁。1914年创办船山学社,任社长。1915年参与反袁驱汤斗争,与贝允昕创办《大公报》,抨击帝制,主张北伐。汤芗铭被逐后,出任湖南督军兼省长。1918年与上海爱国人士组织“策进永久和平会”,任会长。致书南北,要求停战。著有《蔚庐文集》等。


●张百熙(1847~1907)长沙县人。同治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1881年(光绪七年)督山东学政。1888年任四川乡试主考。翌年命值南书房,再迁侍读学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历陈国事,严劾李鸿章是阳为战备,阴实主和。1897年督广东学政,迁内阁学士。次年奏保康有为应经济特科试。戊戌政变后被革职留任。1900年任礼部侍郎,旋升左都御史。《辛丑和约》签订后,奏请改革官制、整理财政,变更科举,兴办学堂,设立报馆。嗣迁工部、礼部、吏部尚书,充管学大臣,主持京师大学堂。又创办医学堂、译学馆、实业馆,选派学生出国留学。后历任户部尚书、邮传部尚书等职。


●皮锡瑞(1850~1908)善化(今长沙)人。光绪举人。1891年(光绪十七年)任桂阳州龙潭书院讲席。1893年主讲江西南昌经训书院。1897年返湘,任南学会会长,极言变法不可缓,先后讲演12次,宣传变法图强。戊戌政变后,被革去举人,驱逐回籍,交地方官严加管束。此后长期从事教学,历任湖南高等师范馆、中路师范学堂、长沙府中学堂讲席,及学务公所图书课长,长沙定王台图书馆纂修。博通群经,著述甚多,主要有《经学历史》、《五经通论》、《尚书大传疏证》,以及《师伏堂丛书》等。


●陈运溶(1888~?)善化县七里营(今长沙市岳麓区天顶乡)人,太学生,授修职郎,江苏试用县丞。陈运溶毕生致力于辑录湖南古地理佚书。所辑佚文收入《麓山精舍丛书》、《湘城访古录》、《湘城遗事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太平广记》、《兴地纪胜》中,辑录湖南地方文献佚书包括六朝地记、唐宋图经86种,分属地理、人文文化三个方面,有益于湖南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的研究。《湘城访古录》成书于光绪十九年(1893),光绪二十年刊印,引用旧籍达400余种,专心十载,五易其稿。全书所收现有长沙市区明代以前资料,翔实可靠,可补府县志之未载,亦足以纠明清地方志之讹误。如明嘉靖以来长沙府县志书多不述及六朝时的湘西县,而该书的文字与图示皆明确标出为今长沙市及望城县湘江以西的地方。《湘城遗事记》刻印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闰五月,全书多从正史中辑出,为《湘城访古录》的补充著述。


●姜守旦(1863~?)浏阳人。早年加入哥老会,为“香长”。1904年(光绪三十年)投靠马福益,结褒龚春台、冯乃古等会党首领及刘揆一、陈天华等革命党人。1905年常往来于湘赣边境地区,开堂放票,发展会众。1906年冬以洪福会名义组织义军,参加萍浏醴起义,以“新中华大帝国南部起义恢复军”名义发布檄文,声讨清廷,率义军进攻浏阳县城时被清军伏击,全军覆没,身受重伤。不知所终。


●龚春台(?~1912)浏阳人。出身贫苦,曾入清军充兵弁,后加入哥老会。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在刘道一推动下,联络武教师会,组织以“灭满兴汉”为宗旨的洪江会,被推为大哥,是年12月发动萍浏醴起义,被推任“中华国民军南军革命先锋队都督”。失败后逃亡长沙等地。辛亥革命时,在长沙组织“北伐队”,后赴南京。1912年于汉口病逝。


●谭嗣同(1865~1898)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和激进的政治家、思想家。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父继洵官至巡抚。少年时期从学于讲求经世之学的欧阳中鹄,鄙薄八股时文,喜读王船山遗书,赞赏龚自珍、魏源。1884年入新疆巡抚刘锦棠幕。此后十年间往来于西北、华北、东南各省,结交社会名士,热爱祖国山河。中法战争后,广泛阅读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政治及自然科学的书刊,产生学习西方,变法图治的思想。中日甲午战争后,愤中国之积弱不振,认为欲使国家富强,非“尽变西法”不可,遂在浏阳创没算学社,开湖南耨学之先河。1896年奉父命以同知捐候补知府,7月至南京候,一年内撰成其代表作——《仁学》,宣传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学说,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的纲常伦理,提出了“冲决网罗”的口号。并对太平天国革命寄于同情,痛斥曾国藩湘军“助纣为虐”。1897年应湖南巡抚陈宝箴之邀回到湖南参与新政,在长沙协助陈宝箴创设时务学堂。1898年又创设南学会,与唐才常创办《湘报》,宣传维新变法,推进湖南新政。6月光绪帝下诏宣布变法。8月经徐致靖举荐被征入京。9月受到光绪帝面见,并与杨锐、刘光第、林旭同授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21f戊戌政变爆发,他拒绝出走,毅然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24日被捕,相传在狱中书题壁诗,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句。28日与康广仁、杨深秀、杨锐、刘光第、林旭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临终前有绝命语:“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著作辑为《谭嗣同全集》。


●唐才常(1868~1900)清末维新派人士。浏阳人。贡生出身。先后肄业于长沙校经、岳麓及武昌两湖书院。1897年在长沙主编《湘学报》,任时务学堂教习。次年春,又与谭嗣同等发起创设南学会,创办《湘报》,并任主笔。曾发表大量宣传维新变法的政论文章。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1899年冬回国,次年在上海成立正气会,后易名自立会。1900年7月在上海张园召开“国会”,宣布“保全中国自主之权,创造自立会”;“请光绪帝复辟”等政纲;同时联络长江流域会党,组织自立军七军,拟在安徽、湖北同时起兵。8月22日湖广总督张之洞勾结英国领事将其逮捕杀害。著有《唐才常集》。


●黄钺(1869~1943)宁乡人。早年随父黄万鹏往西北。1900年在北京虎军营营务处任职,参与抗击八国联军。1906年参加同盟会。1910年与黎兆枚赴甘肃兰州开展革命活动,1912年组织甘肃临时军政府、任都督。1916年,反对袁世凯复辟遭通缉。1918年被孙中山委为湘鄂豫招抚使,领军讨伐张敬尧,1926年参加北伐。“四一一二”政变后,冒险营救和保护一些共产党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任行政院参议。抗战爆发后,组织湖南抗日义勇军游击队,因与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有联系,被省主席薛岳拘押。1943年病逝。


●杨昌济(1871~1920)长沙县人。拥护康梁变法主张,参加南学会、不缠足会等组织。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春东渡日本留学,主攻教育学。1909年(宣统元年)赴英国,专攻哲学、伦理学。1913年后任教湖南省立高等师范学校、第四师范、第一师范、商专、…中等校。支持新文化运动,宣传《新青年》的主张。关心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一批进步青年,鼓励他们努力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最后导致新民学会成立。参加筹备湖南大学,撰《论湖南创立省立大学之必要》。1918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期间,协助蔡和森等筹措赴法勤工俭学旅费,介绍毛泽东去北大图书馆工作。以“欲栽大木拄长天”诗句明志。著有《劝学篇》等文,译有《西洋伦理学史》等书。


●黄兴(1874—1916)善化凉塘(今长沙县黄兴镇)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早年入城南学院,1898年以优异成绩被保送至武昌两湖书院,自此接触西学,关心时变。1902年被张之洞选派赴日留学,与杨毓麟等创办湖南《游学译编》。次年参加拒俄义勇队,旋回国。1904年在长沙发起组织华兴会,任会长。谋起义不成,逃亡日本。1905年在日本与孙中山等成立同盟会,被推为执行部庶务。是年冬,潜网广西,参与指挥钦州,防城、镇南关等地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领导广州黄花岗之役,亲率敢死队百余人进攻总督署,失败。旋支持宋教仁、谭人风等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10月,武昌起义爆发,被任命为战时总司令,率领军民奋力保卫汉口和汉阳。汉阳失陷后,即辞职赴上海。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南北议和中认为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即可选为总统。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任理事。12月,袁世凯任其为川粤汉铁路督办,旋辞。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失败,逃亡日本。191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拒绝加入。赴美,与同盟会会员多人组“欧事研究会”。旅美期间坚持反袁。并为护国军筹饷。1916年7月返回上海、10月病逝。


●何梓林(1875-1922)又名南薰,宁乡人,少家贫,学中医谋生。与何叔衡、姜梦周、谢觉哉、王凌波、夏果雅结为盟兄弟。曾黑夜持斧闯入何氏祠堂,救出一名将被沉潭的穷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入福州武备学堂学习。毕业后,派入驻闽湘军许崇智部任军医。武昌起义爆发,何在闽参加敢死队,直捣总督府,擒清将朴寿就地处死。民国6年(1917)9月1日,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何任大元帅府侍卫官,在援闽、讨桂诸役中屡立战功,由连长递升为第十四团团长。10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出师讨伐桂系军阀陆荣廷,何升任独立第七旅旅长。其时毛泽东、何叔衡在湘开展革命活动,何多次汇款支援,并将其妻准备购房的1000元银洋移作革命经费。12月4日,孙中山抵桂林成立北伐军大本营后,回师广东。在此期间,何两次引见中国共产党代表何叔衡、施洋会晤孙中山商谈国共合作事宜。民国11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叛变,何奉命返粤平乱,后进军福建,在水口附近中弹牺牲。孙中山命东路讨逆军总司令许崇智主持追悼会,并题“为国捐躯”墓碣。归葬宁乡沙田构子冲。


●左学谦(1876-1951)企业家。字益斋。长沙县人。清末生员。参加同盟会。与人共创湘路协赞会、长沙自治公所、图强社等刚体,积极从事反清活动。湖南光复后任省参议院议员、省民政司次长。1920年后任长沙总商会会长,参加创办湖南电灯公司、实业银行、民众轮船公司等,并经营华楚衣庄和胜利车行。对毛泽东等早期革命活动、湖南和平解放、社会公益事业,均有资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长沙市工商联筹委会主任、省政府财经委员会委员、湖南电灯公司董事长。


●何叔衡(1876~1935)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字玉衡,号琥璜,宁乡人。清秀才。1918年4月同毛泽东等一起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曾任执行委员长。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积极组织和推动湖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1920年协助毛泽东在湖南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建立共产党的准备工作,组织了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组织委员,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为党培养青年干部。1928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后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工农检查人民委员、最高法院院艮和内务部代理部长等职。1934年红军长征后,暨在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次年2月在福建长汀水口附近被敌人包围,在突围中壮烈牺牲。


●孔昭绶(1876~1929)浏阳达浒人。毕业于湖南优级师范。后入日本政法大学,获法学士学位。1913年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同年“二次革命”中,发表反袁(世凯)檄文,“二次革命”失败后东渡日本。1916年回国复任第一师范校长,坚持教育革新,被誉为“民主教育的先驱”。1922年当选为湖南省议会副议长。后任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少将参议,豫、陕、甘省考核官。1929年病逝于南京。


●徐特立(1877—1968)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徐懋恂,又名徐立华。长沙县人。1905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3年至1919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后提倡并亲自参加留法勤工俭学。1927年5月,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白色恐怖条件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次年至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后,在红军中担任宣传和教育工作。1934年参加长征,时年五十七岁。抗战爆发后,出任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代表。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0年回延安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当选中央委员。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68年l1月28日在北京病逝。


●曹典球(1877—1960)教育家。字籽谷,号猛庵。长沙县人。肄业于时务学堂。参加维新变法。1908年任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监督,创办矿业、土木、机械、化学、铁路等工科专业。辛亥革命后,历任南京教育部主事、国务院秘书、湘雅医学院董事长、湖南教育局长、北伐军第八军秘书长、湖南大学校长、省政府代主席。参与湖南和平起义。新中国建立后,历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省政协常委、省人民政府参事、省文史馆副馆长等职。


●罗振湘(1879~1966)浏阳县人。幼从庭训,笃志于医。一九〇九年毕业于湖南官立医学堂,执业于湘、鄂、浙之间,医名大振,南京中央国医馆特聘为名誉理事及编审委员。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八年,先后任湖南国医专科学校副校长及湖南国医院医务主任。幼承家学,博览群书,取古今诸家之长,撰有《伤寒方症歌括》、《金匮方症歌括》。启迪后学,很有贡献。后写成《治痢南针》、《中医实用流行病学》、《乙型脑炎》等书。对时疫的病因、病机、辨症、方药,精思极论,义理周详,影响极大。进入古稀之年,仍夜以继日,经十六个寒暑,撰《临床指掌》八卷。金书内容丰富,倡普及为主,兼顾提高,以辨症、辨病相结合,对各种常见病的防治,作了精辟阐述,为中医界所推崇。


●姜济寰(1879~1935)长沙县人。早年为湖南立宪派骨干之一。辛亥革命后任长沙县首任知事、国民党湖南支部评议员、湖南省财政厅厅长。当选为俄罗斯研究会总干事,对毛泽东等人的革命活动予以资助。1922年后任省议会议员、湘军总司令部秘书长、江西省政务委员会主任和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被革命委员会任为江西省政府主席。起义失败后流亡日本。1929年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参议。


●范治焕(1880-1937)长沙县福临铺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入长沙时务学堂。三十四年(1908)留学日本。三十一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回国后在吉林从事反清活动。辛亥革命时参加烟台起义。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被袁世凯逮捕,经梁启超营救获释。1916年潭延闿督湘时任政务厅长、代理省长。主持黄兴、蔡锷国葬事。1917年后,先后在北京、南京任财政部司长、专员等职。


●章士钊(1882~1973)长沙人。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辛亥革命后,曾任北大教授、广东军政府秘书长等职。1924年,任段祺瑞执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抗战时期,曾任国民参政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上海任律师。1949年,作为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北平和平谈判。国民党政府拒签国内和平协定后,遂留北平。同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国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1973年7月1日在香港探亲期间病逝。


●朱剑凡(1883-1932)教育家。曾名家纯。宁乡人。留学日本,回国后潜心研究教育。1904年执教于宁乡速成师范学校。次年5月创办周氐家塾(后改为周南女中),招收女生,垂帘授课,毁家兴学,备受赞誉。1919年投入“五四运动”,创立健学会,参加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资助毛泽东创办文化书社。1920年被选为省议员。参加国民党“一大”,历任国民党长沙市党部常委、省政府委员、长沙市政筹备处主任、市公安局长等。“马日事变”后,被国民党通缉和抄家。1930年随宋庆龄、鲁迅等发起组织自由运动同盟。后因胃癌去世。


●姜梦周(1883-1929)“宁乡四髯”之一。1907年考入驻省宁乡中学。宣统二年(1910),氏沙发生抢米风潮,他是该校第一个参加捣毁米店的学生。翌年,参加保路运动,被捕入狱。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获释。一出狱即投入学生军支援武昌革命斗争,在武昌保卫战中,左腿负伤。南北}义和后退役回家。1912年,于宁乡云山高等小学任国文和历史教员。1913年担任校长1921年3月,他在宁乡劝学所开设宁乡文化书社,推销进步书刊,并积极向全县学校师生推介何叔衡主办的《湖南通讯报》。1922年,经何叔衡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兼任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教员和管理员。1927年,湘江中学停办,姜任湖南省教育厅第三科科长。马日事变”后,被缉捕,改名换姓到益阳达仁工业社,以商品收发员服务作掩护,开展地下工作。1928年10月,被叛徒何佑实诱捕解省。次年3月,就义于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刑场。


●谢觉哉(1884-1971)无产阶级革命家。又名维鋆,字焕南,宁乡人。清末秀才。后入湖南省立商业专科学校毕业。曾参加新民学会,在长沙主编《通俗日报》、《湖南民报》,宣传革命思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沈阳等地从事秘密工作。1931年后历任中共湘鄂西省委政治秘书长和文化部副部长,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参加长征。在陕北历任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司法部长、代理最高法院院长,审计委员会主席。后任中共中央驻甘肃代表、边区中央局副书记、参}义会副议长、中央法律研究委员会主任等职。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长、法制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遗著有《谢觉哉文集》、《谢觉哉诗词》等。


●陈作新(1885-1911)近代民主革命者。字振名。浏阳人。1903年入湖南弁目学堂学习。不久加入同盟会。毕业后任新军排长。1910年长沙发生饥民暴动,陈奉命到省城担任警戒,因拒绝镇压民众被革职。后仍留在长沙,以教书为掩护,继续进行新军的工作。1911年10月22日与焦达峰共同发动起义,任军政府副都督。不久在湖南立宪派策动的兵变中遇害。


●叶开鑫(1885~1937)宁乡人。毕业于江南将允学校。加入同盟会。赵恒惕督湘时,历任第一师第二旅旅长、长沙警备司令、讨伐滇军总司令和湘军第三师师长、纵队司令。北伐开始后,投吴佩孚旗下,充当“讨贼联军”湘军总司令。后接受国民革命军编制,历任新编第五军军长、第四十四军军长、北伐军第一路纵队司令、湖南省政府委员兼武长株萍铁路司令、第八军军长、军事委员会上将高参和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等职。


●张辉瓒(1885~1931)长沙县人。曾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旅德研究军事学。1916年为逃避袁世凯重赏缉拿,回湘组织独立团。1924年投靠谭延闿,任第二军第四师师长。后追随鲁涤平。任南昌卫戍司令时,仅1929年即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达1000余人。该部被整编为陆军第十八师后、获中将军衔。1930年冬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时,任前敌总指挥,在江西龙冈被红军活捉。次年1月在东固万人大会公审后被处决。


●焦达峰(1887~1911)近代民主革命者。原名大鹏,字鞠荪。浏阳人。18岁加入哥老会。1904年在长沙高等普通学堂预备科肄业。1906年参加萍浏醴起义,失败后逃往日本,加入同盟会,任部长。1907年与张百祥等组织共进会。1909年初回国,在汶口、长沙设立共进会机关部。1911年10月22日与陈作新在长沙联络新军、会党起义,被选为军政府都督。31日在湖南立宪派策动的兵变中被杀害。


●熊瑾玎(1886—1973)长沙县人。1924年加入国民党。1927年加入共产党。次年任中共中央机关会计,负责建立中央政治局办公与通讯联络的秘密机关。历任湘鄂西苏区宣教部长、秘书长、《新华日报》社总经理、《晋绥日报》社副总经理、解放区救济总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监察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是全国政协第一至三届委员。著有《熊瑾玎诗草》、《革命老人徐特立》等书。


●鲁涤平1887—1935)宁乡人。16岁入湖南兵目学堂。曾任新军管带。民国成立后任团长。参加驱逐傅良佐、张敬尧的战役,升师长。1923年通电拥护孙中山。1925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副军长、军长、湖南省主席兼清乡督办、武汉卫戍司令、江西省政府主席。1930年12月,积极“围剿”中央苏区,任总司令。次年冬后,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国民党军事参议院副院长。


●皮宗石(1887-1976)长沙县福临铺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入城南书院。次年,以官费留学日本。入东京帝国大学专攻政治经济学,在日加入同盟会。1913年与任凯南、周鲠生、杨端六等在汉口创刊《国民日报》,宣传民主革命,因筹划武装讨袁事泄,报馆被封,得黄兴资助,经日赴英留学。民国9年回国,在长沙法政专门学校任教,后应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图书馆馆长。曾与李大钊、王世杰、周鲠生等发起组织“民权运动大同盟”。与李四光、丁西林、周鲠生等创《现代评论》。后在武汉大学任社会科学院、法学院院长、教务长等职。1936年,任湖南大学校长,主张学术上兼容并蓄,还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供合法讲坛。不顾各方的压力,竭力保护进步学生。后终受陈立夫排挤,离开湖大。日军南侵,宗石携眷辗转至桂林、重庆,抗战胜利后,看穿国民党的假民主,拒绝竞选国大代表、立法委员。解放战争中,拒绝老友棚约外逃。解放后,被任为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参事。以后,定居于武汉。历任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湖北省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湖北省委委员等职。1954年,将几十年珍藏的图书杂志全捐赠给湖南师范学院。在反右斗争扩大时,被错划为右派,逝世后才得改正。


●唐蟒(1887~1954)浏阳枨冲书堂冲人,唐才常之长子,13岁那年,因其父殉难,随全家避居上海,改名周家翰。后去日本东京,进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光绪三十四年毕业回国,任汉阳炮兵指挥官。辛亥革命湖南光复后,唐蟒随湘军援鄂。以后历任岳州镇守使、陆军第一混成旅旅长、湖南省陆军中将参谋长、《军国日报》社长等职。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时,唐任湖南支部评议员。1913年,赣、粤、皖、湘四省独立,组织“讨袁”,唐蟒任湖南“讨袁军”司令官。率军援赣失败,避难日本。民国4年,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唐蟒回国,任湘军讨袁总司令,再度参加讨袁战争。次年,驱走北洋军阀驻湖南省督军汤芗铭。军阀张敬尧督湘时,唐蟒任少将混成旅旅长兼清乡司令、湖南和平期成会会长,组织浏阳保安团,会同浏阳县知事,镇压过护国军、国民军。1921年,在广州任国民革命军参谋本部参议。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夺取九江后,兼任九江警备司令。1932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次年5月,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顾问。1939年,汪精卫投靠日本,在南京组织伪国民政府,先后任唐蟒为国民政府参军长、第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唐蟒身在伪府,暗地却与国民党军统局联系,设电台向重庆暗通情报。抗日胜利后下狱,为戴笠保释。1948年11月回湖南,参加了地下“民革”活动,与中共地下工作人员有联系。1949年8月1日,参加长沙市各界人士的和平签名。旋去香港。1954年病逝。


●王凌波(1888~1942)宁乡县人。宣统三年(1911),毕业于湖南高等学堂。先后在云山学堂和益阳师范任教三年。1915年去广东,先后任河源县署、高雷镇守使署、高雷道尹公署科长、秘书等职。1918年仍回云山学校任教。1921年被推为校长,1924年,经何叔衡介绍加入国民党,1925年2月担任国民党宁乡支部长。翌年,复经何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北伐军攻克长沙后,担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书记长和国民党省党部内的中共党团副书记。1929年2月,到上海与党取得联系,派往法租界赖斐德路开设天生祥酒店,掩护党的地下工作。1930年春,党调他到沪西主办秘密印刷厂,9月被捕,判刑一年半,关押在上海提蓝桥西牢。1932年4月,刑满释放,调上海蒲石路中共中央技术部工作,1935年2月,中共上海中央局机关被破坏,他再次被捕,经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判刑7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共中央提出释放政治犯,他获释后即往延安。10月与徐特立一道被派往长沙,王任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主任,后兼新四军驻湘办事处主任。1938年10月以后,率领工作人员辗转于沅陵、邵阳、衡阳等地。其后,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和新四军驻湘办事处相继被迫撤销。王凌波留长办理善后工作。1940年9月中旬,到桂林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两个月后,奉调去延安,任行政学院剐院长。1942年9月3日,因脑溢血逝世。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兼行政学院院长林伯渠在悼词中说:“旧的学问和革命学问相结合,和最新的学问——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蔚然发出奇光,凌波同志即是其中之一”。


●周鲠生(1889~1971)法学家。长沙人。留学日本、英国、法国,获爱丁堡大学和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教授、校务长。1939年赴美国讲学。后任武汉大学校长。新中国建立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顾问、外交学会副会长、第三届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6年加入共产党。主要著作有《不平等条约十讲》、《国际法大纲》、《近代欧洲政治史》等。


●贺耀组(1889~1961)宁乡人。留学日本。同盟会会员。原任湘军第一旅旅长、第一师师长,后接受谢觉哉劝告,归附国民革命军,任独立二师师长,参加北伐。历任第四军军长、第三纵队司令,南京戒严司令,第三军团总指挥兼第四十军军长。嗣后,历任国民政府参军长、徐州行辕主任。1942年降调重庆市市长。后辞职住上海,秘密与中共接触。新中国建立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部长、参事室主任,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任全国政协委员。


●戴清升(1889~1987)工艺美术家。浏阳人。幼读私塾。1910年刻制“仿古假山”菊花石雕在南洋展出,获两枚奖牌。1915年刻“梅菊瓶”和“梅兰竹菊”,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金牌奖,被誉为“全球一”艺术品。1956年组织浏阳全球一菊花石生产合作小组。1961年调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从艺85年,雕刻菊花石1600多件,百态千姿,各具风趣。历任省工艺美术学会名誉理事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


●欧阳予倩(1889~1962)浏阳人。12岁到北京读书。19岁再东渡日本,入明治大学习商科,后适早稻田大学攻文学。在东京演出话剧“黑奴吁天录”等,宣统二年(1910)回国。辛亥革命后,组织“新剧同志会”于上海,开中国话剧之端。1913年,在长沙参加社会教育团,第一次演出新剧“家庭恩怨记”等。后去上海演出,从此正式登台演戏。一时与京剧大师梅兰芳齐名,称“南欧北梅”。1919年至1922年,继续在江苏演出。1925年在上海首次自编影片《三年之后》。1927年在田汉所办“南国社”的“鱼龙会”上,与京剧大师周信芳、高百岁合演代自编京剧《潘金莲》后告别京剧舞台。1933年到英国伦敦参加莎士比亚戏剧演出会。10月,任蔡廷锴为首的福建省人民政府文化部长、事败,流亡日本。取消通会后回上海编导了《新桃花扇》、《雷雨》等影片。抗日战争爆发后,和郭沫若等组织戏剧界救亡协会,组织救亡演出队进行演出。抗战胜利,任教于上海戏剧实验学校。并为中国剧社导戏。后去台湾,香港等地编导演出《郑成功》、《野火春风》等进步影片。1949年3月,参加北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7月,任中华戏曲改进委员会筹备会主任。11月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协会副主席。195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60年当选为中国文联副主席。1962年9月病逝于北京。


●邓洪(1889~1969)浏阳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马日事变”后从事党的地下交通工作。1930年任浏阳县赤卫五师政委,参加红三军团两次攻打长沙的战斗。1931年后在浏阳恢复发展党组织,开辟浏阳苏区至长沙的交通线。1933年任湘鄂赣省保卫局代局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兵站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光辽军区后勤部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建设厅厅长、农业厅厅长和副省长。


●黄一欧(1892—1981)长沙县人。黄兴之子。就读于日本东京东斌学校。加入同盟会。参加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之役。光复上海之役。参与组织江浙联军,任沪军先锋队剐司令,率部光复东南。旋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参加北伐战争。后历任安徽榷运局局长、天津市特别政府参事、广东省政府政务委员、国民党政府立法委员等职。1949年8月随程潜和平起义后,历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湖南省委主任、民革中央委员。


●陶峙岳(1892~1988)宁乡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参加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和淞沪抗战。历任国民党军队军长、集团军总司令和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职。1948年任新疆警备总司令。1949年率部起义。历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二十二兵团司令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授上将军衔。先后任第三至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和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1982年90高龄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陶承(1893-1986)女,原名刘桃英,长沙县靖港人(今望城县靖港镇)。13岁习湘绣,18岁与欧阳梅生完婚,住省城长沙三兴街。欧阳梅生于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任湖南省总工会秘书长,“马日事变”后转至武汉,是中共汉阳县委负责人之一。刘桃英携带子女随梅生做机关警卫和机要工作。1928年2月,梅生为革命牺牲。翌年,刘桃英带子女支沪,在上海工联、共青团中央秘书处和中央国际事务团以“住家”妇女身份掩护革命,并改名陶承。1938年夏,带着两个儿女辗转到达抗日前线的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是年秋,分配她去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后调四川壁山战时儿童第五保育院,负责教养难童。1943年6月,陶承到达延安,积极投入延安大生产运动,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陶承先后任政务院、内务部、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机要秘书。1956年写成《我的一家》一书,深受青年喜爱,发行600多万册。后改编为电影《革命家庭》。陶承被人民誉为“革命母亲”。1986年7月11日,病逝于长沙。


●曹伯闻(1893~1971)长沙县人。留学东京同文书院。历任唐生智部旅长、第八军参谋长、湖南省建设厅厅长。何键主湘时,利用省清乡司令部参谋长身份,暗中保护、营救不少中共党员,并向中共通报“剿共”军事情报。解放战争时期任省参议会秘书长,支援中共湖南省工委活动,参与湖南和平解放。新中国建立后,任省人民政府委员兼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湖南省委主任委员。


●唐有壬(1894-1935)浏阳人。肄业于长沙高等实业学堂。后留学日本。历任关税会议专门委员、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上海中国银行总管理处调查部主任、湖北省银行行长兼省金库长。1927年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中央执行委员、立法委员、中央银行理事。外交部常务次长,旋即意志消极,对日本加紧侵华的阴谋感到忧虑。后改任交通部次长,于上海遇刺身亡。


●李维汉(1896~1984)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在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方面的著名理论家。湖南长沙县人。1919年与毛泽东、蔡和森等一起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1910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4月至1927年4月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后改称中共湖南省委员会)书记。1927年7月任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五个委员之一,“八七”会议上被选为中共临时中央局成员之一。1928年6月,中共“六大”以后,任中央巡视员,视察上海工作。1931年六届四中全会后,即去莫斯科学习。1933年回国到江西苏区,任中央组织部干事、部长,直到1936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先后任中共定边少数民族工委书记、中共中央群众工委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中央西北工委秘书长。1942年到1946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西北局委员、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参加政协代表团,协助周恩来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底,任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副部长、部长;1948年任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部长,直到1964年底。建国以后,还先后担任全国政协秘书长、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在他的一生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中国人民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为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84年8月因病在北京逝世。


●罗章龙(1896~1995)浏阳人。1918年加入新民学会。同年入北京大学文学院,是北京“五四”运动行动小组成员,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发起人之一。大革命时期,任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书记,中共北大支部书记,北方区委委员,《工人周刊》主编,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京分部主任兼全国铁路系统党团代表、“二七”大罢工委员会成员,中共第三届中央委员,中央局会计、秘书兼宣传教育委员会主任,第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五届中央委员,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干事,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主任兼汉口市委书记,湖南省委委员、宣传部长。参加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执委会党团书记,中共第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成立“中共非常委员会”、中共江苏省“第二省委”、“第二区委”、“第二工会党团”等组织。1931年被开除党籍。后任河南大学、西北大学、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财经学院(湖北大学、湖二IE财经学院)教授,中国革命博物馆顾问,全国政协委员。著有《京汉工人流血记》、《椿园载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原理》等。


●周以栗(1897~1934)望城县人。北京国语讲习班毕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当选为国民党省党部执行委员。1927年春任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务主任。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1928年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负责人。1930年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次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内务人民委员。1934年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原地坚持斗争。同年11月牺牲。


●何德全(1897~1983)长沙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红一军团第四师参谋长,军团随营学校校长,参加长征。后任一一五师教导大队队长、八路军第十八兵站站长、东北护路军司令员、东北军政大学第一团团长、中南军政大学湖南分校校长。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南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员、湖南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全国政协第三至五届委员、湖南省政协第四届副主席。


●刘畴西(1897~1935)望城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第一次东征,因伤截肢致残。曾任叶挺部营长、团参谋长。参加南昌起义。1930年后历任红军第八师师长、中央红军大学军事教官和政治部主任、红二十一军军长、浙赣省军区司令兼红十军军长。1934年任北上抗日先遣队总指挥兼二十师师长,率部挺进黄山地区。后在赣东北被俘,在南昌就义。


●周世钊(1898~1976)教育家。宁乡人。南京东南大学毕业。新民学会会员。曾任湖南第一女子师范教员。《南岳日报》主编。“马日事变”后,20余年在长沙明德、长郡、周南、第一师范等校任教任职。新中国建立后,历任第一师范校长、省教育厅副厅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湖南支部主任委员、民盟中央委员。撰有大量关于毛泽东的回忆录。


●张正坤(1898-1941)浏阳人。1925年,张正坤参加秘密农民协会,次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马日事变”后,参加农军围攻长沙的战斗。随后,和一些农会骨干转移到炉烟洞山区。1928年2月,在砰山建立了中共北区区委,成立游击队,对敌展开武装斗争。1930年2月,浏阳县游击队第一支队成立,任支队长。1931年5月,调任湘鄂赣独立一师营长、红十八军某师团长等职。1933年冬,被选为中华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1934年5月,张正坤调任红六军团五十三团团长。8月,红六军团从湘鄂赣根据地突围。次年11月从桑植出发长征。五十三团奉命掩护,他领导全团战士,抗击强敌,坚持月余。1936年,张正坤任十八师师长,带伤指挥部队,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于12月胜利到达陕北。抗日战争爆发后,张正坤先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团长,第三支队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1938年5月,奉命攻打新丰火车站,拔掉了京沪线上的钉子。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陈毅曾题词祝贺:“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除小楼兰。”1941年1月,图民党制造“皖南事变”。新四军血战七昼夜,弹尽粮绝。张正坤负伤被俘。囚于江西上饶集中营七峰岩监狱。他组织难友越狱,被敌人发现,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43岁。


●柳直荀(1898—1932)长沙县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省委委员、省农民协会秘书长。1927年“马日事变”后为反击许克祥叛变,曾和郭亮等发动长沙附近各县农军围攻长沙。同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由党派往上海、天津、湖北等地从事地下工作。1930年以中共中央军委和长沙局特派员的身份到洪湖革命根据地巡视工作后,留在该地工作。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六军政治委员、红三军政治委员、中共鄂西北特委书记。1932年9月牺牲。


●田汉(1898~1968)著名戏剧家。长沙县人。早年在长沙师范学校学习。1914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习。1921年与郭沫若、郁达夫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后来又创办南国剧社、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电影剧社等戏剧团体。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到武汉任军委政治部第三厅第六处(艺术处)处长。主持电影、戏剧、美术等宣传工作,并开始做京剧、湘剧的戏剧改革工作。1949年担任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中国代表团文艺组组长出席会议。同年九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曾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戏剧改革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十年动乱”中被迫害致死,曾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由聂耳谱曲后,到处传唱,现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著有《田汉戏剧集》等。


●刘少奇(1898-1969)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原名作衡,曾用名胡服。宁乡人。中学毕业。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到苏联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回国,到中国劳动书记部工作,不久与李立三等领导安源工人罢工。1925年当选为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参加领导“五卅运动”、省港罢工和武汉工人收回英租界的斗争。中共“五大”当选为中央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在河北、上海、东北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1年六届四中全会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1932年冬进入中央苏区,领导职工运动,后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参加长征,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1936年春赴华北,先后任中共中央代表、北方局书记,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抗日战争爆发后领导开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和华中局书记。1943年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在中共“七大”上对毛泽东思想作了完整概括和系统论述。重庆谈判期间代理中共中央主席。延安失守后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转移到华北。新中国建立后,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在中共“八大”作政治报告,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党的建设规定了方向,当选为副主席。1959年当选为国家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受到错误批判,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政治陷害和摧残,于1969年痫逝。主要著作收入《刘少奇选集》。


●缪伯英(1899~1929)早期中国妇女运动领袖。女。长沙县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肄业。1920年11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2年下半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秘书,兼管妇女部工作。继任中共北方区委妇女部第一任部长,参加领导京汉铁路二比段总罢工。秘密编辑出版《京汉工人流血记》等。1925年任湖南省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兼管宣传工作。1926年冬去武汉,协助湖北省妇委书记蔡畅工作。1927年10月任上海沪东区委妇委主任。1928年病逝于上海。


●欧阳钦(1900-1978)宁乡人。赴法勤工俭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去莫斯科学习军事。1926年回国后历任湖北省委军委秘书、中央军委组织科长、苏区中央局秘书长等。长征到陕北后,历任中共中央局秘书长,陕甘工委书记,陕西省委书记等职。出席中共“七大”后任中共冀察热边分局秘书长。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共旅大市委书记、市长、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1956年任东北人大常委和全国政协副主席。


●李富春(1900~1975)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长沙人。长郡中学毕业。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从苏联学习回国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北伐军第二军党代表、江西省委委员、代理书记。1927年后,历任中共江苏、广东省委宣传部长、代理省委书记和江西省委书记、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和红三军团政委、中共中央秘书长、财政经济部部长、中共中央西满分局书记、东北局副书记、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新中国建立后,历任重工业部部长、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1960年与周恩来共同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大大有助于动员全党全民战胜困难。为中共第七至十届中央委员、第八届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第二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刘子奇(1900—1976)浏阳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团长、师参谋长、湘鄂川黔苏区二分区司令员、十六师师长等职。参加长征。后任八路军三五九旅参谋长、哈尔滨警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师长。新中国建立后,任湖南省郴州军分区司令员、湖南省军区参谋长、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垦兵团司令员、内蒙古生产建没兵团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齐学启(1900-1945)宁乡县人。1923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到美国诺维琦军校学习骑术。1929年回国进入军界。1932年,任上海市保安第二团团长,率部参加“一·一三”战役,荣立战功。1935年,回长沙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税警总团参谋长。该团于1941年秋改编为新编三十八师,齐任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2年3月27日该师奉命赴缅甸对日作战。4月中旬,驻缅英军第一师在仁安羌被日军包围,齐率部驰援,激战三日,击溃日军,7000余英军官兵得以解围,并救出美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等500余人。仁安羌战役后,三十八师转入卡萨、温早之间,掩护入缅中国部队转移。5月9日,卡萨告急,他到卡萨前线指挥,当晚迎头痛击日军一个联队的两次进攻。11日奉命撤离卡萨,齐因去第五军军部请求派车运送伤兵,遂与按时开拔的师部失去联系,乃随第五军撤离。中途遇卡萨负伤掉队的部属官兵18人,叫痛啼饥,齐不顾自身安危,与他们一起在深山觅路西进,寻找师部。在荷马林上游被日军骑兵赶上,展开肉搏战,18名伤员,除一人落水逃生外,余均壮烈牺牲。齐身负重伤倒地被俘。押至敌营后,拒绝换药和进食,决心一死报国。1945年3月,日寇指使被俘叛国士兵章吉祥将齐杀害于集中营。抗日战争后,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移葬于岳麓山。


●张启龙(1900~1987)浏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秋收起义。历任中共浏阳县委书记、湘东特委书记、湘赣省委常委、湘赣边军区总指挥、红六军团统战部长、中央管理局长、南下支队兼三五九旅政委、吉林合江和黑龙江省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任辽东省委书记、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因《浏阳革命斗争史》案受到错误批判,降职南京市任副市长。1978年平反恢复工作后,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杨立三(1900~1954)长沙县人。1927年加入共产党,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历任红军第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官长兼总经理处处长、军委后方办事处主任、八路军兵站部部长兼供给部长、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经济部部长。1948年任军委后勤部长兼华北军区后勤司令,负责淮海战役后勤供给工作。新中国建立后,任军委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府食品工业部部长、解放军财务部部长。


●涂正楚(1900-1928)长沙县人。少年时,高小未毕业即辍学在安源煤矿机械修理,一学徒。出师后考入湖南兵工厂当机械工。民国11年,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涂正楚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参加安源煤矿工人大罢工。年底,受工人俱乐部派遣赴上埠开展工人运动。l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安源工运领导人之一。16年“马日事变”后,曾去武汉参加全国第四次劳动大会。回长沙后,接受指导株洲暴动任务。10月,中共湖南省委改组,任省委委员兼长沙市委书记。暗中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12月,参与组织指挥“灰日暴动”。暴动失败后,省市党组负责人在涂家开会,总结经验教训,并决定再次举行年关暴动。散会后,留下主要负责人继续研究工作。不幸突被敌人包围,他和省委书记王一飞等同时被捕牺牲。


●何振吾(1900~1934)浏阳人。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马日事变”后,从事秘密活动。1930年任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区委书记。组织、参加红五月总暴动,协助建立浏阳赤卫军第三师。1931年任浏阳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组织开办湘鄂赣省造币厂,粉碎敌人对苏区的经济封锁。次年,任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土地部长。1933年任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1936年国民党以5个旅兵力阳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驻地进攻,他率领根据地人民参加反围剿。6月,在江磷省宜昌遭敌伏击,突围中牺牲。


●杨开慧(1901~1930)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夫人。长沙县人。早年追求革命真理,反对封建礼教,在长沙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在中共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1923年至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武汉等地开展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妇女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在长沙板仓一带坚持党的地下斗争。1930年10月因叛徒告密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同年11月在长沙壮烈牺牲。


●蒋长卿(1901—1931)长沙县人。长沙师范学校毕业。1926年任长沙县五美高等小学校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该校建立共青团支部,并参加组建五美乡农民协会。“马日事变”后在长沙、株洲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任中共湖南省委巡视员、湘东特委常委,负责领导安源党组织。同年秋在浏阳指导党组织改组、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武装斗争。1929年任中共湖南省委巡视委员会主任。1930年代理省委书记。同年被捕,从容就义于长沙。


●郭亮(1901~1928)湖南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号靖笳。长沙县铜官(今属望城县)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1923年任湖南工团联合会总干事、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工农部部长。1926年任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192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后曾代理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后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中共湘鄂赣边区特委书记。1928年3月27日,因叛徒告密,在岳阳被捕。29日在长沙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苏鲁(1901~1976)浏阳洞阳乡人,家境贫困,当过染工、长工、码头工、拉过黄包车。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五十二团排长、副连长、连长,五十三团副营长、营长、代副团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延安抗大学习。任过山西太原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第三大队大队长,特务二大队大队长、第二十五团团长、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第十八军分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第十五纵队一八四师副师长。第十八兵团六十二军副师长。1949年四月,解放太原时,因负重伤被截去右上肢,成为甲级二等残废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西省军区长治军分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部第四九五仓库库长。1953年离职休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6年12月18日病逝。


●陶晋初(1902~1976)宁乡人。先后就读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军军官讲习所、日本成城学校高级军事班和南京陆军大学。参加第二次北伐战争,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师参谋处长,集团军参谋长。1948年任新疆警备总司令部参谋长,协助陶峙岳实现新疆和平解放。后任由起义部队改编的二十二兵团参谋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1950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萧劲光(1903—1989)长沙人。1922年两度赴苏联学习。历任北伐军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闽粤赣军区参谋长、红五军团政委、闽赣军区司令员兼红七军团政委、中央军委参谋长、四野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委。1949年8月兼湖南军区司令员。年底奉命组建海军。从1950年至1980年一直担任海军司令员。从当时实际出发,提出“以空、潜、快为主,以潜艇为重点”,“建设一支现代化富有攻防力的、近海的、轻型的海上战斗力量”的建设方针。1954年任国防部副部长。次年授予大将军衔。1979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曾被选为中共第八至十一届中央委员。


●柳湜(1903~1968)教育家。长沙县人。少时入长沙师范就读。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曾在安徽被捕,经营救获释。“一二九”运动后,与沈钧儒、李公朴等发起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1937年到武汉主编《全民周刊》,宣传抗日。1941年后任陕甘宁边区参议员、政府委员、教育厅长,冀中教育厅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市教育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和《人民教育》杂志总编辑。曾被错划为右派。著有《怎样自学社会科学》、《柳湜论文选》等。


●汤平(1903~1968)浏阳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红军。历任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秘书处处长、红一军团政治部巡视团主任等职。参加长征。后任八路军驻山西办事处政治部主任、八路军政治部秘书处处长、晋西北行政公署秘书长、吕梁行政公署副主任、华北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总后勤部财务部部长、军委总财务部副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授中将军衔。


●甘泗淇(1903~1964)宁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历任湘赣省委宣传部长、军区政委,湘赣省苏维埃财政部长,师政委,军团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〇师和晋绥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政治部主任,西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当选为一届人大代表,党的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964年2月5日在北京逝世。


●袁仲贤(1904~1957)长沙县铜官镇(今属望城县)人。湖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肄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湖南省总工会工人纠察队总队长。参加南昌起义。1931年后历任东江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兼东江独立师师长、中共湘江特委书记、八路军平原纵队司令员、解放军第八兵团政委、南京警备司令、第三野战军参谋长。新中国建立后,任驻印度大使、外交部副部长。


●田波扬(1904一1926)陈昌甫(1905~1926)浏阳人,1921年春结婚。1923年夏天,昌甫入长沙崇实女校。田波扬已负责兑泽中学学生会工作,并被选为湖南省学联执委会委员。从此夫妇俩经常一间参加革命活动。1924年陈昌甫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田波扬则于同年5月经郭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冬,田波扬夫妇回家乡,开展农民运动及农村党组织的筹建工作,1925年5月,在全省第一次学生代表会上,田波扬当选为总务委员,负责处理学联日常工作。6月,到上海出席全国学联第七次代表大会,报告了湖南学生运动的开展情况,获与会代表赞赏,并被选为全国学联常务委员。1926年8月,叶挺的第四军独立团入浏阳,田波扬发动群众当向导、侦敌情、运粮草以及慰问将士等工作。旋受命回长沙,担任国民党省党部青年部部长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湖南省委宣传部长。1926年10月,田波扬任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不久调陈昌甫任团省委通讯处联络员,协助做团的工作。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陈昌甫常彻夜难眠,亲自为田波扬当警卫。5月,长沙发生“马日事变”,田波扬正在武汉参加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化装成工人,乘运煤火车回长沙。夫妇俩在长沙城内坚持地下斗争,策划接应农民军攻打长沙。5月30日晚,因叛徒告密,同时在学宫街被捕。敌人用尽诱降和酷刑等手段,均不屈。6月6日,夫妇二人一同就义于长沙。合葬于北盛马栏冲。时年分别为23岁、22岁。


●王新元(1904~1969)长沙人。上海南洋大学肄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湖南、重庆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39年受党组织派遣赴贵阳,利用贵州企业公司秘书长和公司所属农业机械厂厂长身份,开展革命活动。1946年任中国纺织公司青岛分公司经理。青岛解放前夕,积极领导护厂保产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轻工业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民主建国会常委。1962年公开中共党员身份,任中共轻工业部党组成员。


●李辉高(1904~1969)浏阳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历任八路军供给处长和供给部长,鲁南军区后勤部长、鲁中南军区供给部长,参加济南、淮海等重大战役。1955年任济南军区后勤部长军区副参谋长,授予少将军衔。


●彭士量(1904~1943)浏阳人。明德大学肄业,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历任排、连、营长、副团长。1932年后,任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1943年任二十九集团军七十三军暂编第五师代师长、师长。同年8月防守华容城郊,与日军相持月余。11月困守石门,以与城共存亡之决心与敌鏖战,壮烈殉国。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


●潘心源(1904~1932)浏阳人。曾就读于长沙岳云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5月建立浏阳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次年任中共浏阳县委书记。1927年出席中共“五大”。“马日事变”后率领浏阳农军进攻长沙。后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8年后,任中共湘东特委副书记、湖南省委委员、中央苏区中央巡视员、红三军政治委员等职。1932年去浙江任省委书记,途经温州时,因叛徒告密被捕牺牲。


●李志民(1906—1987)浏阳人。1925年任乡农民协会副委员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任高坪游击队政委,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五军第二纵队二在队四中队党代表,特务大队政治委员,红五军常委秘书长,红三军政治部保卫大队政治委员。红五军第六师七团政治委员,第二师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教导营政治委员,军团卫生部政治委员,军团保卫局二科科长,中央军委直属第八十一师政冶部主任,红二十七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组织科科长、干部科科长、组织部部长,第二分校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组织部部长,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冀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九兵团政治委员兼陕西军区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顺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7年11月1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1岁。


●王首道(1906~1996)浏阳张坊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中共浏阳县委书记,湘鄂赣边特委书记,湖南省委常委,湘赣省委书记,中共中央组织局秘书长,中央军委纵队政治部主任和国家保密局执行部部长,游击队总司令,红十五军团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秘书处处长,办公厅主任,八路军南下支队政委,湘鄂赣军区政委,中原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东北行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主任。工业部部长,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副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国务院交通部副部长、部长、第六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广东省委书记、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法案委员副主任,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会长。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中共第八至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盛文(1906~1971)长沙县江背镇人。1924年入北京大学学习。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35年毕业于陆军大学。抗日初期,任国民党策十师三十旅代旅长,参加过晋北沂口会战。1939年,任特潜部参谋处中将处长。1943年,担任陇东防务,残酷镇压少数民族。1946年,任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部参谋长。1949年任国民党军汉中指挥部主任兼第三军军长。在我解放大西南战役中全军覆没。1950年潜走香港赴台湾,任国民党国防部参事。


●陈启科(1906~1930)长沙县金井镇人。1922年进广州陆军讲武堂学习。1924年转入黄埔第一期学习。在校参加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到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工作。1925年,入莫斯科中Ijj大学留学。1928年转入苏联红军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毕业,留苏期间任中共旅俄支部委员。1930年9月,回国赴江西任红三军团参谋长途中,在汉口为叛徒告密被捕,就义于武昌。1952年归葬长沙县。


●潘裕昆(1906~1982)浏阳官桥会同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参加北伐战争。1932年参加上海“一-二八”事变任副营长。1924年任团长,1927年参加“八一·三”上海保卫战,阻击日军进攻。i942年率部救援缅甸被围困的英军一个师,获英皇乔治六世CB勋章。1944年在缅甸率部协同盟军作战,获美国自由勋章。1946年代表盟军到香港接受日军投降。1947年任新一军军长,辽沈战役只身逃回长沙。1948年去香港。1949年8月与在港爱国将领李默庵等44人,联合发表脱离国民政府声明,对台湾回归祖国作了很多工作。1982年病逝于杭州。


●罗梓铭(1907~1939)浏阳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参加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4年,当选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执行委员。调任中共赣南省委组织部长。长征后,任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工农检察局长、中共陕甘省委组织部长。1937年赴湘鄂赣苏区传达中央指示,留守后建立新四军平江通讯处,任中共湘鄂赣边区特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平江惨案中被杀害。


●杨世明(1907~1986)浏阳金刚乡人,土地革命时期,任本县少先队队长,赤卫军中队长1927年参加湘赣边区秋收起义。1930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三军军医处救护队队长,第七师二十一团副连长,红一军团卫生部司务长、供给主任,中央教导师二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六大队营政治教导员,第四团政治处主任,第十九团政治处主任,第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四十三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剐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一纵队一旅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察哈尔军区察南军分区副司令员,察北军分区司令员。曾在配合晋察冀根据地军民的反扫荡斗争中,被评为“一等战斗英雄”。参加了平津战役,石家庄、清风店、涞水战役,率部一个团歼敌三十五军军部,受到部队领导表彰。建国后,任第二十兵团师长、副军长,华北农垦兵团司令员,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4年离休后继续为党工作,历任北京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文史委员,北京市159中学团校名誉校长,1986年4月病逝于北京。


●罗若遐(1908~1988)浏阳三口乡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新华通讯社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新闻台台长,红军总司令部第二局局长。军委第三局队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电台台长兼秘书,党内交通联络处副主任,新四军竹沟留守处秘书长兼中华无线电大队长。新四军游击支队第六支队、第四师司令部秘书长,中共中央华中局秘书。解放战争H寸期,任旅大电气工程专门学校副校长,大连大学教导处处长,组织部部长。建国后,任中央军委通信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通信联络教授会主任、战略教研室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3月在北京病逝,终年81岁。


●李信(1908~1985)浏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革命时期,任湖南省农民运动特派员,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时期,任湘鄂赣独立第一师组织科科长,红十八军组织部部长,红六军团宣传部部长,红十八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红六军团教导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政治部巡视员,组织科科长,干部科科长,三五九旅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三五九旅副政委,牡丹江军区、合江军区政治部主任、一六〇师政委,四十八军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第十五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长,军政治部主任,四十四军副政委、总干部部…部部长,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国防科学工作部部长,总参谋部三部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政委、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1985年在北京逝世。


●许光达(1908-1969)长沙县人。长沙师范学校肄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入黄埔军校。1927年8月在江西宁都加入南昌起义部队。历任红六军参谋长、十七师师长、政委、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晋绥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兼第二旅旅长、第三军军长、第一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新中国建立后,任装甲兵司令员,先后兼任坦克学校校长和装甲兵学院院长。1955年授大将军衔。1959年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共“八大”当选为中央委员。著有《战术发展的基本因素》、《论新战术》等。


●李贞(1908—1990)浏阳永和镇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赣边区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时期,任浏东游击队士兵委员会委员长,浏阳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中共平江、吉安县委军事部部长,协商卫队政委。红六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八路军一二〇师教导团组织科科长。师直属队政治处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政治部秘书长,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直属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长,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军委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第一、二届全国妇联执委,第三届妇联主席团委员,第四届全国妇联常委,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侯补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0年3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谭希林(1908~1970)长沙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毕业。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历任红军连长、副营长、代军长,军委警卫团团长等职,参加长征。后历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参谋长、新四军第四支队参谋长、第二师六旅旅长兼政委、七师代师长、山东野战军第七师师长、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三十二军军长等职。新中国建立后,任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中将军衔。


●苏鳌(1908~1975)浏阳洞阳乡人。1928年参加鄂东南游击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湘鄂赣独立师排长,红三军团第十六军七师二十团连党代表,红六军团第十七师四十丸团副营长。第十八师五十二团参谋长,第五十三团团长,第十八师参谋长、副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营长,独立第四支队支队长,延安卫戍司令部参谋长,南下第一支队五大队大队长,中原军区鄂北军分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西北军政大学剐教育长。建国后,任中央军委军械部部长,西北军区骑兵司令员,河南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5年逝世,终年63岁,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王震(1908~1993)国家领导人。浏阳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人纠察队中队长、赤卫队支队长兼政委,红军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军代政委,湘赣军区代司令员、军团政委。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三五九旅副旅长、旅长兼政委、兼延安军分区司令员、卫戍区司令员、中共延安地委书记、八路军南下支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政委,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先后任国务院农垦部部长、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党校校长。是一~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93年3月因病在广州逝世,终年85岁。


●戴文彬(1909~1982)浏阳枫林洞人。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党的地下工作。L931年转为中共党员。先后任红八军二十七师六十四团代理政委,湘赣军区第二兵站政治委员,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参加长征。抗日战争中任八路军一二〇师独立第一支队政委,独立第一、二旅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中,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后方卫生部部长兼政治委员,总卫生部部长兼政委,东北军区卫生部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卫生部政委,沈阳军区后勤部副政委。1955年被援予少将军衔。


●唐亮(1910~1986)浏阳人。1925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红军和中国共产党。历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参加反“围剿”和长征。“七七”事变后,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政治部主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山东野战军和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参与平型关、蟊良崮、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的组织指挥。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军区第二政委、军政大学政委、政治学院院长、中顾委委员。1955年授上将军衔。1986年在北京逝世。


●李白(1910~1949)浏阳人。家庭贫苦,读完初小后,13岁到当地一家染坊当学徒。1926年,参加了农民协会,1927年冬,参加农民协会与纸业工会组织的游击队,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参加红四军。嗣后,学习无线电报业务。后一直从事无线电工作,担任过红五军团无线电队政委和第四军电台台长。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不管环境如何险恶,他都保证了电台讯息畅通。长征胜利后,即在延安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受中央派遣,到沦陷区上海建立秘密电台,搜集日军情报。1942年9月,与妻子裘慧英同时被捕。夫妇经受了种种生死考验,敌人只好将裘慧英释放。后经中共上海地下党的营救,李白被关了九个月后出狱。因全身受伤,党组织暂安排他到“良友商店”当店员,等待时机,开展活动。1944年秋,李白与裘慧英一道离开上海,往返于浙江、江西之间,通过电台,向延安传递日、伪、蒋的军事情报。1945年底,两人回到上海,继续从事秘密电台工作。1946年,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上海特务到处侦察共产党地下活动,李白处境十分艰难。但他细心谨慎,加上裘慧英的机智配合,经常向延安拍发军事和政治情报,三年未露破绽。1948年12月,上海特务机关依靠外国探台技术,找到了李白的电台,随即突然袭击,将李白逮捕。上海警备司令部第二稽查大队对李白连续进行了30多个小时审刑讯,用尽酷刑,终无所获。1949年5月7日,李白被秘密杀害于上海,时年39岁。解放后,八一电影制片厂根据李白的事迹,拍摄了《永不消逝的电波》影片。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985年5月在虹口区举行了李白浮雕像落成仪式。1987年成立了“李白烈士纪念馆”。


●黄曹龙(1911~1979)浏阳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江西会昌十三兵站政委、军委三局电台十三中队队长、高坪兵站、辽宁军区后勤供给部政委、东二iE军区后勤总兵站部政委、副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军委后勤部南宁办事处主任、兰州军区后勤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9年在北京病逝。


●刘彬(1912,-1966)长沙人,湖南大学教育系毕业。1937年赴延安。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刘少奇秘书。后历任中共苏北区委宣传部长兼盐阜地委副书记、新四军第三师十旅政委、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委。新中国建立后,任重工业部钢铁局局长、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领导国防尖端材料的研制工作,组织生产出高温合金和真空过滤片,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表彰。


●杨勇(1912~1983)浏阳文家市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红八军政治部宣传大队队长,红三军团连指导员、营教导员、第五师十四团政治处主任,第四师十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第四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副团长、团长兼政治委员,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鲁西军区副司令员兼三四三旅旅长,延安军事学院高于队队长,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第一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氏、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笫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83年1月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1岁。


●寻淮洲(1912~1934)浏阳人。1927年加入共青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马日事变”后参加工农自卫队,并随秋收起义队伍上井冈山。在红军中历任团长、师长、第二十一军军长诸职。在反“围剿”斗争中屡立战功。1933年任第七军团军团长。翌年7月任北上抗日先遣队总指挥。旋与方志敏组成第十军团,任第十九师师长。在回师中央苏区途中于安徽太平县谭家桥战斗中牺牲。


●邱蔚(1913~1957)浏阳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共产党。递升至副团长。参加长征。后历任晋察冀军区团长、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副旅长、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十旅旅长、第八纵队司令员。新中国建立后,历任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志愿军兵团副参谋长、军长、解放军第二十兵团军长。1955年授少将军衔。


●黄霖(1913—1986)浏阳中和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三军七师二十团排长、副连长、连长,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连长、营长,中央军委警卫团团长。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陕北公学大队长,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教导营营长,新四军第五师一支队参谋长,第五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第五师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笫五师十三旅副旅长,河南游击兵团司令员兼工委书记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桐柏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豫南地委书记,中共豫皖苏军区第四地委书记,第二野战军第十一军三十二师师长。建国后,任湖南省军区益阳军分区司令员兼中共益阳地委书记,华南军区防空军副司令员,粤中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防空军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6月24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


●熊晃(1913-1996)浏阳北圣人。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湘鄂赣独立师连副指导员、指导员,红六军团第五十二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七一七政治处宣教股长、第七一八团政治处主任、副政治委员、代政治委员、八路军南下支队第四支队政治委员、湘东军分区司令员,鄂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教导旅副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旅副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师政治委员。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焉耆地委书记,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军区副政治委员,乌鲁木齐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曾涤(1913-1971)浏阳人,193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时期,任湘赣苏区萍乡县三区团委书记,分宜县委书记,少区北路特委宣传部长,江西少区省委儿童局书记,省委宣传干事,省委巡视员,红六军团政治部俱乐部主任,宣传部干事,桑植独立团政治部主任,地方工作团,解放团,军团直属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民运股股长、团长、团政治委员,湘北地委常委,湘北地委书记兼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野一兵团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建国后,任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文革”中惨遭迫害,1971年12月逝世。


●郭陆顺(1914--1942)浏阳人。1926年秋,农民运动兴起,任乡儿童团长。次年春加入共青团。“马日事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以药店学徒身份为掩护,秘密动员青年参加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1930年,加入浏阳游击队第一支队。1934年10月,参加了开辟湘鄂赣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5年到红二军团,在贺龙率领下,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某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39年初,被派去回民支队担任政治委员,对受过苦难的司令员马本斋坦诚相待,建立了深厚友谊,使这支队伍由千把人扩大到3000多人枪。1940年,日寇多次集中兵力向冀中抗日根据地扫荡,回民支队在郭陆顺、马本斋的领导下,在康庄附近公路两侧埋伏,配合大部队歼敌。全歼来援的日军高田两个队及伪军小队共80余人,缴获加农炮一门,重机枪三挺和大批步枪弹药,而支队无一伤亡。郭陆顺因此得到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的传令嘉奖。1942年4月27日,强敌千余人突袭回民支队司令部驻地陈庄。此时郭陆顺新婚才数日,马本斋要他组织后勤人员撤退。他却亲临前线指挥,激战一天,歼敌200余人。后被敌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时年28岁。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痛哭失声。全队宣誓:“杀尽鬼子,誓为我们最尊敬的政委报仇!”将其遗体葬于河北献县高官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河北省民政厅将郭陆顺遗骨迁葬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冀中回民支队史编辑组已为他立传。并有电影《回民支队》在全国放映。


●张翼翔(1914-1990)浏阳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时期,任湘东独立师班长,红十六军第七师九团排长,红八军第二十一师连长、副营长,红三军团第二师四团营长,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五十二团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教导大队大队长,第十四团副团长、团长,新四军第二师六旅副旅长,五旅副旅长兼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新四军司令部作战科科长,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纵队三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参谋长、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二十军副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九兵团军长兼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军长兼军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副参谋长,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铁道兵司令员,第二炮兵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90年4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


●王人美(1915-1987)女电影表演艺术家。原籍浏阳。1927年入上海美美女校就读。1931年后主演或参加演出《野玫瑰》、《芭蕉叶上诗》。所主演的《渔光曲》于1935年在苏联第一届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1950年从香港回上海,在二IE京电影制片厂相继拍摄《两家春》、《青春之歌》等影片。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理事。著有《我的成名与不幸》等。1987年病逝。


●胡耀邦(1915—1989)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浏阳人。少时在浏阳县立中学读书。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长征,历任中共中央局秘书长、宣传部长和组织部长,中央军委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冀热辽军区代理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和第三纵队政委,第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保卫张家口,解放石家庄、太原和宝鸡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川北区委书记、川北行政公署主任和军区政委。1952年后,历任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和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1965年后兼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和陕西省委第一书记。“文革”中受迫害,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坚决斗争。1975年后历任中科院党组负责人、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组织部部长、中纪委第三书记、中央秘书长兼宣传部长。组织与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大力领导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曾任中共八、十、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十一届三中全会增补为政治局常委,并任总书记,十一届六中全会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总书记,十三大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他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


●张和(1915~1967)浏阳永和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土地革命时期,任红六军团第四师十一团特派员,参加长征。抗日战争中,任冀中人民自卫军第一纵队一大队大队长,冀中大分区四十四区队区队长。参加过“百团大战”、冀中反扫荡战等大小几十次战斗。解放战争中,先后任晋绥军区总兵站政治委员,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西北军区后勤部驻晋南办事处政治部主任,西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西南军区后勤部主任兼教导大队政治委员、军区后勤部干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生产部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部长、总后勤部工厂管理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含冤去世。


●石敬平(1916—1990)浏阳市东门市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红三军团政治部译电员,军事裁判所于事。参加了长征。抗日时期,任军委总政治部锄奸训练班政治指导员,军委机要秘书,参谋、军委一局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参谋处副处长,合江军区副参谋长,东北军区司令部参谋副处长、处长兼测绘学校校长。建国后,任东北军区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计划处处长,总参谋部三部四局政治委员,九局局长,总参谋部三部顾问。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90年10月30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4岁。


●潘世征(1916~1961)宁乡县人。1927年加入农民协会的童子团,1930年赴江西参加工农红军。先后任红三军团军医处卫生队队长,第十七师野战医务科科长。193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员。1934年长征,任红六军团后方医院院长。军团卫生部政治委员。1938年,任南泥湾大生产王震旅部卫生部部长。1944年任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卫生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卫生部部长,第一野战军二军卫生部部长及第一兵团卫生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兼卫生部部长。1951年派赴苏联莫斯科中央医师进修学院学习和基洛夫军事科学院特别系深造。1956年回国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兼放射医科生物研究所所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罗其南(1917~1987)浏阳人。1930年加入共青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共青团县委副书记、万载中心县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长和代理团省委书记,中共湘鄂赣县委组织部长、辽东第四地委书记、安东省委委员、省委党校副校长。回湘后,历任中共长沙地委副书记、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省政协副主席、省顾委副主任。


●雷锋(1940~1962)共产主义战士。长沙县简家塘(今属望城县)人。曾任县委通讯员。1957年加入共青团。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1960年参加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他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以身殉职。所在班被国防部命名为“雷锋班”。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120篇日记被编辑成《雷锋日记》出版。


●吴建国(1962—1979)望城县九江乡人。1978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参加生产劳动,是年乡征兵,吴16岁,被破例批准入伍。在部队刻苦锻炼,要求进步,成为连队优秀战士。1979年2月,所在部队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战斗打响前一天,向团组织递交入团申请书,并写信给父母表示坚决以鲜血保卫祖国,表示在任何敌人面前,绝不会屈服。2月17日,吴所在七连担任尖刀连,在奇袭越军“六一二”高地战斗中,奋勇冲进对方阵地,一举击毙敌3名士兵。继续向前冲击时,不幸身中8弹,倒在血泊中,这时越军一名军官企图从吴身上拾枪而逃。吴奋起抱住越军军官,拼力滚下高两百多米深崖,壮烈殉国。战后,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


来源:1997年《长沙百科全书》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

景点推荐更多
  • 谷山千年采石场遗址(梓木洞)
  • 墨庄博物馆
  • 周洛大峡谷(周洛瀑布)
  • 佳品轩博物馆
  • 湖南省博物院(原湖南省博物馆)
  • 神仙岭(黄毛大岭)
  • 古风洞
  • 桐溪寺
  • 靖港古镇
  • 中茂城南楚古都
旅游新闻更多

关注我们公众号:长沙游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全国服务热线:

19911510361

公司地址:长沙市开福区万达广场C栋2306

运营中心:长沙市天心区新力铂园18栋618

邮编:423000 Email:admin@93cs.com

就上长沙网   ©2014-2024  就上长沙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