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1151-0361
快捷导航

浏阳文庙祭孔音乐: 带你穿越历史的尘埃

2024-1-9 19:38| 发布者: 就上长沙网| 查看: 1151| 评论: 0|来自: 长沙晚报
摘要:   浏阳文庙坐落在市区的圭斋东路,青砖黛瓦,曲径回廊,在这样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观看祭孔仪式,听浏阳古乐,你会产生一种恍惚,仿佛穿越了历史的尘埃,回到了千年前的时光。  朱红的大门缓缓打开,伴随着吱吱呀 ...


  浏阳文庙坐落在市区的圭斋东路,青砖黛瓦,曲径回廊,在这样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观看祭孔仪式,听浏阳古乐,你会产生一种恍惚,仿佛穿越了历史的尘埃,回到了千年前的时光。

  朱红的大门缓缓打开,伴随着吱吱呀呀的响声,革鼓如骤雨般响起,划破一方寂静的天空。“行迎神礼———”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通赞宣布祭典开始,120多名身着传统汉服的礼生、乐生、歌生、舞生陆续登场。乐生们将编钟、土埙、匏埙、石磬、柷、琴瑟等二十多种乐器一齐奏响,八音齐鸣,气势恢宏;舞生们一手执斧、一手持盾翩翩起舞,步伐整齐,庄严肃穆。乐声和舞步相得益彰,其寓意为“有文有武方为国”。

  浏阳文庙祭孔音乐源于古《韶乐》,在流传过程中又融入浏阳特色,故又称“浏阳古乐”。器乐多用古乐。乐有“八音”,用匏、土、革、木、石、金、丝、竹等八种原材料制成,有匏埙、土埙、革鼓、柷、敔( 木属)、石磬、编钟(金属)、琴瑟、箫笛等乐器,通过打击、吹奏、弹拨,“八音齐鸣”,其音律古朴雅淡,静穆醇和。
  清朝道光年间,恢复一年三奏,即农历每年二月上旬、八月上旬丁日、八月廿七日孔子生日,谓之春、秋、诞日祀孔用乐。2016年再现浏阳古乐,花费了不少人的心血,离上一次奏响,整整隔了67年。
  聆听这庄严的礼乐,让人无比激动和感慨。
  紧接着开场舞曲,“初献”“亚献”“终献”“ 撒馔”“送神”五大乐章依次奏响,古乐在静静地流淌,盛大、静穆、安详,难怪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杨荫浏教授1956来浏阳目睹古乐风采后,喟然长叹:“浏阳古乐真是难得的中国古体音乐的活化石。”2014年,浏阳祭孔音乐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之所以还能听到几千年前的优雅的古乐,与一个人有很大的关系,这个人就是邱之稑。清道光年间,帝诏全国各地孔庙祭祀可用宫廷古乐。

  道光九年浏阳县令杜金鉴奉此兴乐,请本县监生邱谷士为制作古乐教习,费时多年通过多方实践制造成套古乐器,又经过募捐修建了礼乐局,招收年及13岁的学童进行学习,于是融乐、舞、歌、礼于一炉的浏阳古乐得以应世,且有文、武、舞配合与歌生和唱,乐舞者有近两百人,可谓八音齐奏、舞之歌之,场面宏大,乐舞生均统一着兰衫、云巾,合之以礼。清咸丰、同治年间,为兴古乐祀孔,曾国藩特派人来浏阳聘请邱谷士儿子邱庆籥等人前往教乐,不久黑龙江、云南、新疆、山东等地都派人来浏阳学乐,山东曲阜孔庙祭祀乐章也采用了浏阳古乐谱。光绪十五年,大臣翁同龢将邱之稑著《律音汇考》进呈御览,同时户部侍郎曾纪泽上书奏请将邱之稑入祀乡贤祠获准,于是浏阳古乐闻名天下,从此有“国乐古礼在浏阳”之称。
  祭祀最后,40名身着蓝色汉服的学童完成了识字洗礼的开笔礼———正衣冠、朱砂启智、开笔破蒙、国学诵读。幼童们先行一礼,齐道“谢父母养育之恩,谢老师教导之恩”,再行鞠躬礼。老师给每个幼童额头中间点上一颗朱砂,俗称“开天眼”,寓意“耳聪目明,好好读书”。

景点推荐更多
  • 谷山千年采石场遗址(梓木洞)
  • 墨庄博物馆
  • 周洛大峡谷(周洛瀑布)
  • 佳品轩博物馆
  • 湖南省博物院(原湖南省博物馆)
  • 神仙岭(黄毛大岭)
  • 古风洞
  • 桐溪寺
  • 靖港古镇
  • 中茂城南楚古都
旅游新闻更多

关注我们公众号:长沙游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全国服务热线:

19911510361

公司地址:长沙市开福区万达广场C栋2306

运营中心:长沙市天心区新力铂园18栋618

邮编:423000 Email:admin@93cs.com

就上长沙网   ©2014-2024  就上长沙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