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1151-0361
快捷导航

悬虹围柳诵“四 ”———宁乡惠同廊桥

2024-1-9 03:38| 发布者: 就上长沙网| 查看: 1146| 评论: 0|来自: 长沙晚报
摘要:   【导览】惠同廊桥,或称惠同桥、惠同廊桥、会龙桥,是一座三孔石桥,位于宁乡县沙田镇沙田村,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长22米,宽4米,高89米,每孔净跨58米。2006年,被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68届奥 ...

  【导览】惠同廊桥,或称惠同桥、惠同廊桥、会龙桥,是一座三孔石桥,位于宁乡县沙田镇沙田村,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长22米,宽4米,高89米,每孔净跨58米。2006年,被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得奖作品《廊桥遗梦》,片中镜头里廊桥、田野的唯美感觉,令人回味。但那个被称作廊桥的桥,并不是真正的廊桥,真正的廊桥,在我们的长沙有几座,其中,宁乡的惠同廊桥就是一个代表。惠同廊桥有点旧,但不失美,如果了解一下桥的故事,不仅桥美,故事更美。

  桥亭采用木制结构,黛青的小瓦,飞挑的檐角,显得古朴典雅,梁上精美细腻的雕花,栩栩如生的双凤朝阳案,形象逼真的日、月、刀、剑画面,突出一种传统工艺之美。

  桥梁采用青砖、麻石、条石构建,用水冲洗后,洁净如画,人走在上面有清新凉爽之感;桥墩的金刚分水设计,既便于降低水能,加快泄洪,轮廓线条还有动感,突出一种古朴厚重之美。


  靠近水位的地方,雕刻数条蜈蚣图像,蜈蚣又叫水龙,与蛇、蝎、壁虎、蟾蜍并称“五毒,是清代湖南洞庭湖一带古桥或码头常见的图像,蕴含水龙镇水之意;桥头绘有一幅山水画,“惠同茶亭”字样两侧用石灰、泥浆塑有一对笑容可拘的菩萨;桥西左侧石拱上刻有“永禁推车”,右侧石拱上刻有“驱逐强丐”字样,乡规民约,加强保护。突出一种乡风民俗之美。桥上摆放有条石、靠背栏杆,可供人稍坐;亭内

  有桌椅,茶具,可在此品茗;茶亭东侧有集宴亭,可供小型聚会、娱乐之用;桥正面前方不足100米处还有戏台(占地7—8亩),可供戏班子唱戏;坐在茶亭,或邀三五亲朋乡邻相聚,品着香茗,说着古今,点评天下,留下一堆宁乡人特有的幽默的、花花绿绿的故事而散。突出一种乡村野趣之美。

  来到廊桥,第一感受还是他的环境之美。

  桥两侧各有杨柳4棵,蓝天白云、垂柳青青、碧波相映。常有三五远客携侣来游,桥头一照,远山一照,岸柳一照,溪边一照,留下一串欢笑而归。

  站立廊桥,凭窗远眺,远方黛山隐约,近处流水潺潺,村庄里桃红柳绿,田野中麦青花黄。

  离开廊桥,留下的则是公德与历史之美。

  惠同廊桥,包含了一个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长长的接力故事。

  一个叫岳衡的当地人将这个故事的主题概括成“四惠”。

  一惠,为四面八方的过路人建了通道,解决了过河渡水之难;

  二惠,为长途旅行者提供茶水,解了劳乏;三惠,为居民们守了险要,平添了安全系数;

  四惠,为山川补形胜保风水,遂了百姓纳福接财之愿。

  《惠同桥碑记》对此有详细说明,正因“四惠”之说得到大家认同,原来那个突出风水意义、名叫“会龙桥”的小桥,就被改名为“惠同桥”了。“惠同”之义,是一代代不断累加形成的。

  这座桥,按今天的标准,只能算是一座乡村小桥,但他横跨涓水河,曾是宁乡通往娄底、安化、涟源、湘乡的重要通道。

  没有桥之前,要么绕道,要么坐渡船,两岸交往麻烦得很,于是,有人牵头建了一座木桥。随着来往商旅的增多,木桥日益不堪重负。

  清光绪25年(1899),一个叫何开周的人,提出了倡议,将木桥改成石桥。

  钱从哪里来?民间募集。因为这是一个好动议,加上倡议者带头,资金筹措比较顺利。今天,我们在现场能看到的石砌桥面、桥墩、栏杆等,即是这次改建的成果。

  桥修好后,大大提高了桥的通行能力,骡马、车马也更能放心大胆地从这条道去长沙、下汉口了。

  随着运输的繁盛,当地人开始注意到,过往的商旅到了这里,一般会歇歇脚。

  1927年,又是当地何家人出头,建议在桥上修个茶亭,既可遮风雨,又可喝点茶水。这样一来,远远近近的人,开始将这座桥称为惠同茶亭。亭子为木结构,亭内两边护栏边有长凳,行人可随意在此休憩、喝茶。

  做了好事,理当树碑立传,桥头留下的6块碑详细记载了捐献者的名字。捐资者有当地的有钱人,也有当地的无钱人,还有受惠的安化、邵阳、湘乡、涟源等地的商人,有的人既捐钱捐物建桥建亭,又捐茶水钱。

  这些急公好义的人中,有一位是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长兄何玉书。

  一件公益事业,就在大家齐心努力下,惠及千千万万相识与不相识的人。惠同廊桥的名字,也经历了会龙桥———惠同桥———惠同茶亭———惠同廊桥的变化。

  这种变化,把一个“惠”字,诠释得淋漓尽致。这座廊桥的文化累计,除了美德,因为一批以天下为己任的年轻人的故事,更平添了历史之美。第一个故事,叫作“廊桥六结义”。

  故事的主人公是民国初少将、孙中山先生的侍卫武官何梓林、清未宁乡反封建领导人夏果雅以及后来成为著名共产党人的“宁乡四髯”何叔衡、姜梦周、谢觉哉、王凌波,六人在茶亭内以茶当酒,结为义兄,发誓“以民族事业为已任,共同寻求救国之真理”。

  第二个故事,叫作“毛泽东三到廊桥”。

  从小就在桥边接受“惠文化”熏陶的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成了青年毛泽东的同学、同志与至交。

  1914年,毛泽东初到廊桥。第一次来到沙田,到廊桥赏景是必不可少的行程,毛泽东对桥头对联“天开小画图,双流涧口潺声,断岸悬虹围柳絮;客来好风景,一笠波心亭影,淡烟翡翠点茶瓯。”“一般春梦无痕,名利走红尘,劝过客喝些茶去;今日海疆多故,神仙到黄石,看传书谁上圯来”赞赏不已。

  1917年暑假,毛泽东二到廊桥。此次,是与同学萧子升一起来的,先到何叔衡家,再从惠同廊桥出发游学。此次游历,留下了“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美谈。

  1927年初,毛泽东三到廊桥。是时,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委员,来此考察农民运动,并用廊桥作会场,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他的名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用到了这次的资料。

  参加过新中国开过大典,担任过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谢觉哉,在20世纪60年代,还特意重访这里,并要求好好保护这座桥。

  如今的惠同廊桥,已经成了历史文物,这个廊桥的遗梦,就是要今天的人们,传承他身上的美与故事。

景点推荐更多
  • 谷山千年采石场遗址(梓木洞)
  • 墨庄博物馆
  • 周洛大峡谷(周洛瀑布)
  • 佳品轩博物馆
  • 湖南省博物院(原湖南省博物馆)
  • 神仙岭(黄毛大岭)
  • 古风洞
  • 桐溪寺
  • 靖港古镇
  • 中茂城南楚古都
旅游新闻更多

关注我们公众号:长沙游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全国服务热线:

19911510361

公司地址:长沙市开福区万达广场C栋2306

运营中心:长沙市天心区新力铂园18栋618

邮编:423000 Email:admin@93cs.com

就上长沙网   ©2014-2024  就上长沙网  版权所有©